【成魔之路】
大部分「大奸大惡者」,也不是每天都忙著做傷天害理的事。
甚至,當中很多,日日也懷著大愛,高舉普世價值過活。
偽君子?不。只是每個人一生中,總有十次八次機會,可以作出重大抉擇。其中一次選錯,走進輕鬆易走的墮落路徑,即使只是一小步也好, 漣漪效應 ,往後就會永遠沉淪下去。
「大奸大惡者」,不必天天做壞事,可能就只要一次墮落,往後的人生軌跡及評價,已經截然不同。
不過,惡者如是,善者又豈不如是?
----------
銘兒年幼時,讀書出眾,而且樣子俊俏,大有人中龍鳳之感。果然,成長後亦不負眾望,才華橫溢,考試名列全國第一。
更令人尊敬的,是銘兒有一顆俠義心腸。時值政府貪腐、作風落後、外憂內患之際,銘兒在反對政府政權腐敗等事,走得很前,幾乎不理自身安危,去推動政治改革。不單出面出錢,他甚至瘋狂到,為了要推翻腐敗政權,親自埋伏炸彈,去刺殺政府最高級的官員。
當然,最終事敗。負責審判的官員,本來可以殺了銘兒,不過,這位大官一直欣賞銘兒的才華,所以想放他一馬。有趣的是,大官在判決時,說了一句:「你們想打倒我們,我當然知道你們有原因啦,你覺得我們做得不好,一切也太壞吧!唉... 好,我可以告訴你,如果你們有一天能夠成功,推返我們的話,我看你們也不會比我們好,只會更加糟糕!我就留你性命,讓你看看這個預言!」最終,大官只判銘兒終身監禁,免其死罪。
有才能的人,天命,總安排好前路。數年之後,政府大赦犯人,銘兒獲釋,繼續推動政治改革。數年過去,政權倒下,銘兒有份帶領的革命軍隊,得到政權,成立新政府。銘兒亦是中堅人物,最終登上政權頂端。
還記得大官說的判詞嗎?果然,新政權也問題百出。 同樣外憂內患,同樣貪腐不堪,而且更嚴重的,是黨爭。與銘兒最意見不合的權力核心,叫周泰,兩人時有爭執,在明在暗,也公開對峙。
明顯分裂,當然引來外敵入侵。鄰國船堅炮利,見時機一到,馬上領兵直進。銘兒熱血,自然堅決抗敵。可是,他完全無法指揮周泰的軍隊,政治困局下,銘兒跟本無兵可使。
怎樣好?向周泰認輸?認輸了,就可以有兵一戰嗎?有兵就等於有勝算嗎?
不。銘兒選了另一條路。
既然沒有兵力,銘兒知道戰鬥必敗,於是,他向舉國提倡周泰不可信,應該和鄰國和平交涉的政治取態;並認為鄰國入侵也是愛和平的表現,慢慢地,銘兒開始接受鄰國支援,以對抗周泰的政治力量。
面對戰爭之苦,國民又如何相信這個說法呢?政府跟隨民意,順勢罷免銘兒罷,周泰在政治上大獲全勝。
不過,銘兒也不服輸,在鄰國軍事、財力支援下,成立一個只有鄰國認可的新政權,與周泰抗衡。
陣前變節,不少市民都覺被出賣。其中有些熱血人民,策劃暗殺,銘兒多次遭到刺殺,最後,甚至要由鄰國派人出手營救,才能逃過一劫。
在一次暗殺中,子彈無法取出來。留在身體的鉛毒,往後幾年引發病變,最終取去銘兒性命,為這位天之驕子,留下千古罵名的句號。
----------
他較銘兒少一歲,叫鏞兒。
年少不幸,父母都在鏞兒四歲時去世,無法讀書,只好去當水果店學徒。
不過,生活逼人,年少想當個大人物的鏞兒,沒有學識,只能加入社團,十多歲,便開始販毒。因為為人聰明、勇敢、博命、好客,鏞兒很快得到社團老大賞識,並和另一位黑道兄弟,一同合組公司,短短數年,便完全壟斷當地所有毒品生意。隨後,更涉足正行生意,銀行、歌舞廳、藥房,以至學院,也一一開辦。
有人脈,社團生意自然廣泛。很快,鏞兒便為周泰工作,暗殺政見不同的異己。亦因為鏞兒的政治暗殺行動,令銘兒及周泰正式反目,開始上文所述,在明在暗的對峙。
能夠承包政府的「不能見光任務」,鏞兒自然順理成張,能夠投身政圈,得到一些軍委職銜。其好客樂助、說到做到的性格,相當吸引政治最高層周泰的眼球,平步直上。打進政治圈,鏞兒相當吃得開,就連全國大事,周泰結婚,鏞兒也負責籌劃,保安工作全權負責。
人生決擇點,同樣地,也是鄰國入侵。
在鄰國入侵之初,雖然不能持槍上戰場,但鏞兒利用自己社團的暗殺力量,不停進行暗殺任務,拖慢了敵軍推進的速度,大量地疏散婦孺。
戰事中期,鏞兒捐出大量物資,以助政府抗敵,數目之大,已經到達捐身家地步。同時,繼續著手派人進行刺殺敵軍任務,當中,包括已經成為百姓公敵的銘兒。
到了後期,國家失守,身無分文,鏞兒依然盡力加入人道組織,繼續救人抗敵,不停找以往人脈朋友捐輸,甚至至友反目,身體轉差,亦在所不計。
最終,在戰事完結之前,鏞兒已經變得一貧如洗,染上惡疾。
數年後,鏞兒於異鄉貧病過身,惟其助人好客,與及在戰時救人無數的事蹟,卻令他成為民間俠氣的代表。